网站首页 科普工作站 科学辟谣 应急科普 荆楚科普大讲堂 科普游楚天 科普微直播 科学大观园 健康咨询吧 科普100问 科学竞技场 热点科普

学术会议回归学术,看科协年会怎么做→

版权申明:本站为公益科普网站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

发布时间:2025-07-31 15:26 来源:中国科协之声

  近年来,一些打着学术旗号的论坛、会议逐渐变味走样。有的开场时,介绍领导嘉宾名单一页纸打不住。有的参会人将学术会议当做“名利场”,频繁穿梭忙于拓展人脉,热衷于露脸出风头,所作报告内容陈旧,“含金量”不足。也有拿着学术头衔当资本,在交流中为利益相关方“站台”……我们要静下心来追溯学术会议的初心和本源。

  理想的学术会议本应是另一番景象。从历史看,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学术交流的深厚积淀:春秋战国时期“百家争鸣”,诸子百家齐聚稷下学宫,在唇枪舌剑的辩驳中,直接推动了先秦思想的繁荣;岳麓书院朱熹与张栻论学,时人描绘“一时舆马之众,饮池水立涸”,千百年来,以理切磋、以学相长,让中华文脉从未断流。近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,学术会议正是必不可少的催化剂。1927年索尔维会议,留下那张“史上最强朋友圈”合影,更上演了20世纪最伟大的学术交锋: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与量子力学核心人物玻尔由此开启“相爱相杀”,爱因斯坦留下“上帝不掷骰子”的世纪名言,玻尔则以“别指挥上帝怎么做”针锋相对。这种纯粹的学术会议,造就了人类科学史上的关键时刻。

  中国老一辈科学家不仅对学术会议屡献真知,更以身作则、知行合一。“学术活动是有目的的!不是听听就完了!它到底对学术领域有什么推动,有什么新的概念。”钱学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。“花了那么多钱,该花不该花?是不是花在点子上了?我们对学术活动应该有要求。”他还特别关心青年在学术会议中的作用,“因为这些年会就是向更广泛的科学技术人员,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去宣传科学技术在我国、在全世界发展的情况,要促进他们在这方面和其他方面的发展,提高认识。”一代代中外科学家对学术会议本质和品质的坚守,与历史上的闪耀时刻遥相呼应。

  走进今年的科协年会,我们看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。比如强化议题主导,让学术交流有骨有肉。每场会议以科学前沿问题为核心,鼓励开放式讨论,避免用条条框框束缚思维,交流讨论紧扣科学前沿与现实重大挑战,确保每场讨论有的放矢。比如抛弃形式功利,为学术研讨保驾护航。让科学大家示范引领,也让青年新秀在“前排”崭露锋芒,让学术活动回归平权讨论,同时从精减仪式活动、会场布置、会议材料等细节,让与会人员将精力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研究与交流中。还比如关注学术成果,为科学探索留下空间。评选“最具影响力百篇论文”,首次推出“非共识议题”环节,这些论文此后还将在学术期刊陆续发表,这些问题将留给未来更大的探索空间,充分发挥学术影响力,真正服务于现实需求。

  “回归学术”绝非空泛口号,而是需要整个学术界躬身践行的责任担当。唯有彻底摒弃形式主义与功利化积弊,让学术交流回归思想碰撞、追求真理,科技自立自强方能行稳致远。

  来源:中国科协之声

编辑: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