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8-07-12 07:18 来源:荆楚网
一次性用品是指只能使用一次、不可反复或多次使用的物品,一般为工业制成品。目前,一次性的生活消费品在市场广泛流通。例如旅馆的一次性牙刷、牙膏、梳子、拖鞋,菜市场的一次性塑料袋,饭店的一次性筷子等,这些一次性物品极大地浪费了资源,而且严重影响环境。此类物品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法规对生产、销售、流通进一步加强限制。虽然会短暂影响人们生活的便利性,但是长久来看,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。
尽管如此,我们依然呼吁检讨当代社会“一次性生活”所存在的问题,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数量。事实上,不久前公布的我国首部针对餐饮企业制定的行业规范文件《餐饮企业经营规范》就提出,“建议餐饮企业减少一次性筷子、纸杯等餐具的使用”。
当今社会生活中,一次性消费品的激增和一次性消费方式的流行,体现的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。置于马克思人学理论视野下,一次性消费的利弊得失,更意蕴着人的本质特征的突出外显,体现的是人的社会关系危机,这种危机由人类自身活动造成。基于此本文反思一次性消费的负面影响,探寻创新式调控措施,以期为减缓消极后果提供借鉴。
政府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并监督到位,还需要对企业生产环境友好型产品给予适当补贴,比如实施税收减免等措施;而企业,应主动生产轻巧便利的物品,将循环使用资源、创造良性社会财富,作为其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;消费者则要强化环保意识,自觉主动抵制一次性物品;而媒体也要利用所有宣传手段,特别是使用新媒体,使消费者对一次性物品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深刻认知,才能将环保理念落到实处。
也有很多人认为应该控制生产和使用数量。“一次性餐具确实方便卫生,能满足短时间内的需求,但是从长远看,这些商品既浪费资源又不够环保。从实际生活来看,除了一次性医疗用品是必须的,其他很多一次性的商品,例如衣物、玩具、电池等并非必须,用一次就扔掉,实在太浪费。一次性商品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,其泛滥也造成了负面后果。一次性用品的即抛特点决定了这些商品在用材和制造上的低成本性,这就使得质量和安全水平不高成了一次性商品的通病。更大的问题在于,从环保的角度看,消耗了大量资源,产生大量垃圾。人们从一次性用品获得的便利,是以大量资源的浪费与垃圾的堆积为代价的。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:目前我国垃圾堆放量已接近65亿吨,人均年产垃圾达400公斤,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一次性制品。由于我国主要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,导致一次性塑料制品对环境破坏很大。塑料袋在地下埋100年都无法分解腐烂,这等于宣告凡填埋垃圾的地方100年内无法复耕。处理垃圾方式的落后,放大了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危害。人类社会发展正面临资源日益枯竭的隐忧,过多的一次性消费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。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要理性对待这些一次性产品。在一次性消费飞速发展的今天,人类该反思生产和使用这些商品所带来的潜在危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