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科普工作站 科学辟谣 应急科普 荆楚科普大讲堂 科普游楚天 科普微直播 科学大观园 健康咨询吧 科普100问 科学竞技场 热点科普
当前位置:科普湖北云 > 科学大观园

农业 | 浇水施肥有讲究?农作物“吃喝”指南

版权申明:本站为公益科普网站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

发布时间:2025-09-04 10:39 来源: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

  在农作物生长周期中,浇水与施肥恰似为其提供生命源泉与成长养分的关键步骤。合理地浇水施肥,能让农作物茁壮成长,绽放出丰收的希望;反之,则可能阻碍其生长,甚至危及生命。

  前期准备 摸清“家底”,做好规划

  土壤检测:施肥浇水前,需利用专业工具多点采集土壤样本送检。检测内容包括酸碱度、氮磷钾含量、有机质、微量元素及土壤质地。若土壤偏酸,可施石灰改良;若氮多磷钾少,则需调整施肥配比,为精准管理提供依据。

  了解作物需求:不同作物需水需肥规律各异。水稻喜水,各生育期对水层深度有要求;红薯耐旱,水多易发病。叶菜类喜氮,瓜果类结果期需磷钾多,了解这些是制定方案的基础。

  制定计划:依据土壤检测和作物需求,制定详细方案。明确各生长阶段浇水时间、量及施肥种类、量与方式。

  基肥施用 打好生长基础

  基肥在播种或移栽前结合耕翻施入,以有机肥(腐熟农家肥、堆肥等)为主,搭配缓释复合肥。施用方式有撒施、条施、穴施。如柑橘树采果后,采用环状沟施基肥,将肥料与土混匀施入,为作物长期供肥并改善土壤。

  合理浇水 满足生长需求

  定根水:播种或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水,使根系与土壤密接,促进生长。浇透但不积水,如移栽蔬菜幼苗,每株浇0.5公斤1公斤为宜。

  生长前期:此时植株小、需水少,保持土壤湿润即可,避免过干过湿。小麦苗期视墒情浇水,干旱时每亩15立方米20立方米。

  生长旺盛期:作物蒸腾强、需水多,依天气、土质和作物特性浇水。高温干旱增加频率与量,雨季注意排水。水稻分蘖、孕穗期保持田间土壤表层有水层。

  生长后期:临近收获谨慎浇,防贪青晚熟。小麦灌浆期视情况浇12次,收获前710天停水。

  追肥管理 补充关键养分

  追肥在作物生长中依阶段需肥特点进行,以化肥为主,可结合有机肥与生物肥。

  生长前期:以氮肥为主配磷钾,促进茎叶生长。玉米苗期追尿素5公斤/亩8公斤/亩,蔬菜苗期追施稀薄氮肥。

  生长旺盛:注重氮磷钾搭配。棉花花铃期追尿素10公斤/亩15公斤/亩、硫酸钾10公斤/亩,叶面喷磷酸二氢钾;果树膨大期追复合肥 20公斤/亩30公斤/亩。

  生长后期:以磷钾肥为主补微量元素。水稻灌浆期追硫酸钾5公斤/亩8公斤/亩,叶面喷尿素与磷酸二氢钾;蔬菜采收前喷钙肥。

  叶面施肥 快速补充养分

  叶面施肥通过叶片吸收养分,高效快速,适用于后期根系弱或缺素时。选肥依作物需求,如缺铁用硫酸亚铁。严格控制浓度与时间,选晴天911时、1618时喷施,尿素浓度0.5%1%,磷酸二氢钾0.2%0.3% 。

  后期总结 积累经验,改进方法

  收获后总结浇水施肥情况,对比计划与实际效果,分析问题,如浇水不当引发病虫害、施肥不合理导致缺素或肥害,为下一季优化管理提供参考。

  浇水与施肥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相辅相成的重要环节,每一个细节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质量与最终产量。只有充分了解农作物的需求,综合考虑环境因素,科学合理地进行浇水施肥操作,才能让农作物在茁壮成长的道路上一路“绿灯”,为广大种植者带来丰硕的回报。

编辑:赵雪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