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科普工作站 科学辟谣 应急科普 荆楚科普大讲堂 科普游楚天 科普微直播 科学大观园 健康咨询吧 科普100问 科学竞技场 热点科普
当前位置:科普湖北云 > 科学大观园

农业 | 高效基因编辑新突破: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内源I-B型CRISPR/Cas系统改造“生物农药工厂”

版权申明:本站为公益科普网站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

发布时间:2025-07-29 15:02 来源:《中国科学》杂志社

  近日,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芦银华研究员团队在《中国科学:生命科学》英文版发表重要研究成果,首次在非模式工业放线菌中建立了一种基于内源I-B型CRISPR/Cas系统的高效基因组编辑工具,解决了工业放线菌刺糖多孢菌(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)长期面临的遗传操作难题,也为其他难以改造的工业微生物提供了新思路。
  刺糖多孢菌是生产绿色生物农药多杀菌素的重要工业菌株。多杀菌素具有高效、广谱的杀虫活性,且哺乳动物细胞毒性低、安全性高,是一种“环境友好型”杀虫剂。然而,刺糖多孢菌转化效率低、遗传工具匮乏,导致其代谢工程改造困难重重,产能瓶颈难以解决。依赖外源CRISPR/Cas9系统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虽然已在诸多物种取得突破,但针对工业微生物,依然面临转化效率低、宿主毒性强等问题,难以广泛应用。研究团队另辟蹊径,巧用细菌“原生剪刀”——内源I-B型CRISPR/Cas系统,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验验证,确定了该系统识别的PAM序列(基因切割的“定位信号”)。通过重编程靶向自身基因组的微型CRISPR阵列,建立新型编辑工具,成功实现高效的基因敲除。该方法无需导入外源Cas蛋白,编辑质粒更小、毒性更低。
  另外,刺糖多孢菌具有多种RM防御系统,如同“分子守卫”般切割外来DNA,导致质粒转化效率极低。研究团队利用新开发的基因敲除工具,逐一敲除关键RM系统,得到一株转化效率显著提高的工程菌株,这为后续的遗传操作扫清了障碍。在此基础上,实现了荧光报告基因mCherry的高效插入,以及长达75kb的多杀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成功敲除。这些结果显示该工具针对单基因以及基因簇强大的编辑能力,为刺糖多孢菌高产育种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。
编辑: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