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0-01-13 21:35 来源:荆楚网
什么是冠状病毒
冠状病毒属于套式病毒目、冠状病毒科、冠状病毒属,是一类具有囊膜?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,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。病毒基因组5′端具有甲基化的帽状结构,3′端具有poly(A)尾,基因组全长约27-32kb,是目前已知RNA病毒中基因组最大的病毒。
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,与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有关,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、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。
冠状病毒分类
根据系统发育树,冠状病毒可分为四个属:α、β、γ、δ,其中β属冠状病毒又可分为四个独立的亚群A、B、C和D群。
可感染人的冠状病毒
迄今为止,除本次在武汉引起病毒性肺炎暴发疫情的新的冠状病毒外,共发现6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(HCoV-229E、HCoV-OC43、SARS-CoV、HCoV-NL63、HCoV-HKU1 和MERS-CoV)。
HCoV-229E 和HCoV-NL63属于α属冠状病毒,HCoV-OC43、SARS-CoV、HCoV-HKU1 和MERS-CoV均为β属冠状病毒,其中,HCoV-OC43 和HCoV-HKU1 属于A亚群,SARS-CoV 属于B亚群,MERS-CoV属于C亚群。
动物冠状病毒
包括哺乳动物冠状病毒和禽冠状病毒。
哺乳动物冠状病毒主要为α、β属冠状病毒,可感染包括蝙蝠、猪、犬、猫、鼠、牛、马等多种动物。
禽冠状病毒主要来源于γ、δ属冠状病毒,可引起多种禽鸟类如鸡、火鸡、麻雀、鸭、鹅、鸽子等发病。
冠状病毒和SARS
世界卫生组织宣布,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。科学家们说,变种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,但它非常独特,以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,科学家将其命名为"SARS病毒"(SARS是"非典"学名的英文缩写)。1965年,医学专家用人胚气管培养方法,从普通感冒病人鼻涕液中分离出一株病毒,命名为B814病毒。随后,Hamre等用人胚肾细胞分离到类似病毒,代表株命名为229E病毒。1967年,Mclntosh等用人胚气管培养从感冒病人中分离到一批病毒,其代表株是OC43株
1968年,Almeida等对这些病毒进行了形态学研究,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,这些病毒的包膜上有形状类似日冕的棘突,故提出命名这类病毒这冠状病毒。香港卫生专家排除了它与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病毒有关的可能性,与1997年出现的H5N1禽流感病毒也没有联系。国家曾于1975年正式命名了冠状病毒科。据香港卫生官员说,非典型肺炎通常由病毒引起,例如流感病毒、腺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病毒。非典型肺炎也可能由生物体引起。冠状病毒感染在全世界非常普遍,人群中普遍冠状病毒抗体,成年人高于儿童。各国报道的人群抗体阳性率不同,我国人群以往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率在30%至60%,前苏联的抗体阳性率则在53%至97%。
1937年,冠状病毒(Coronaviruses)首先从鸡身上分离出来。1965年,分离出第一株人的冠状病毒。由于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其外膜上有明显的棒状粒子突起,使其形态看上去像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冠,因此命名为“冠状病毒”。
1975年,病毒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了冠状病毒科。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点和核苷酸序列的差异,目前冠状病毒科分为冠状病毒和环曲病毒两个属。冠状病毒科的代表株为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(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, IBV)。
在2002年冬到2003年春肆虐全球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(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,SARS,传染性非典型肺炎)就是冠状病毒科,冠状病毒属中的一种。
冠状病毒研究的历史
冠状病毒最先是1937年从鸡身上分离出来。而鼻病毒是50年代发现的。人们首先发现鼻病毒与感冒有关,但是只有~50%的感冒由鼻病毒引起。1965年,Tyrrell等用人胚气管培养方法,从普通感冒病人鼻洗液中分离出一株病毒,命名为B814病毒。随后,Hamre等用人胚肾细胞分离到类似病毒,代表株命名为229E病毒。1967年,Mclntosh等用人胚气管培养从感冒病人中分离到一批病毒,其代表株是OC43株。1968年,Almeida等对这些病毒进行了形态学研究,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这些病毒的包膜上有形状类似日冕的棘突,故提出命名这类病毒为冠状病毒。
1975年国家病毒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了冠状病毒科。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点和核苷酸序列的差异,目前冠状病毒分为冠状病毒和环曲病毒两个属。
冠状病毒的理化特征
冠状病毒大约60-220纳米直径,外形成皇冠形,故称为冠状病毒。冠状病毒表面有几种糖蛋白,包括S、M、N和HE蛋白。而冠状病毒核心是RNA基因码和一种硷性磷酸蛋白。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,在细胞浆内生存繁殖。由RNA基因码利用人细胞的多聚酶和材料进行复制RNA和合成S、M、N和HE蛋白,并装配成新病毒排到细胞外,再侵蚀其他细胞。大多数冠状病毒不能在细胞培养里存活,它们感染哺乳动物和鸟类。
人冠状病毒对热较为敏感,病毒在4℃合适维持液中为中等稳定,-60℃可保存数年,但随着温度的升高,病毒的抵抗力下降,如HCoV-229E于56℃ 10分钟或者37℃数小时即可使丧失感染性, SARS-CoV于37℃可存活4天,56℃加热90分钟、75℃加热30分钟能够灭活病毒。
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,病毒复制的最适宜PH值为7.2。
人冠状病毒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,75%酒精、乙醚、氯仿、甲醛、含氯消毒剂、过氧乙酸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。
人冠状病毒中SARS-CoV于室温24℃条件下在尿液里至少可存活10天,在腹泻病人的痰液和粪便里能存活5天以上,在血液中可存活约15天,在塑料、玻璃、马赛克、金属、布料、复印纸等多种物体表面均可存活2-3天。
冠状病毒的流行病学
到目前为止,大约15种不同冠状病毒株被发现,有些可使人发病,另一些可使牛,猪,鼠,猫,狗和鸟类发病,特别是鸡瘟疫和犬瘟疫。犬瘟疫表现为一种急性胃肠道传染病,其临床特征为腹泻。病原是冠状病毒,主要存在于病犬的胃肠道内,并随粪便排出,污染饲料和周围环境。因此,犬冠状病毒主要经消化道感染。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。粪便中的病毒可存活6~9天,污染物在水中可保持数天的传染性。因此,犬群中一旦发生本病,很难在短时间内控制其流行和传播。病毒对热敏感,紫外线、来苏儿、o.1%过氧乙酸及1%克辽林等都可在短时间内将病毒杀死。
冠状病毒只感染脊椎动物,在人和动物中的发病率很高,可以引起人和动物的呼吸道、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。冠状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有两类,首先是呼吸道感染,其次是肠道感染。
冠状病毒感染在全世界非常普遍,人群中普遍存在冠状病毒抗体,成年人高于儿童。各国报道的人群抗体阳性率不同,我国人群以往冠状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在30%至60%,前苏联的抗体阳性率则在53%至97%。
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,感染高峰在秋冬和早春。有报道认为不同病毒的流行有不同的周期性,一般间隔2至3年流行一次。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应答较差,再次感染较常见。
冠状病毒的临床特点
冠状病毒是成人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之一,在儿童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,一般很少波及下呼吸道。冠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2至5天,平均为3天。典型的冠状病毒感染呈流涕、不适等感冒症状。不同型别病毒的致病力不同,引起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,OC43株引起的症状一般比229E病毒严重。有报道冠状病毒感染可以出现发热、寒战、呕吐等症状。病程一般在1个星期左右,临床过程轻微,没有后遗症。
冠状病毒还可以引起婴儿、新生儿急性肠胃炎,主要症状是水样大便、发热、呕吐,每天10余次,严重者可以出现血水样便。
冠状病毒的感染可以产生以下临床症状:
1) 呼吸系统感染,包括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(SARS);
2)肠道感染(婴儿偶尔发生);
3)神经系统症状(很少)。
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,经口液、喷气、接触传染。临床上,多数冠状病毒引起轻度和自愈性疾病,但少数可有神经系统并发症。
冠状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
已知的6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中,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(MERS-CoV)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(SARS-CoV)所致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社会影响远远超过其它冠状病毒,实验室检测方法相对较为成熟。
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(MERS-CoV)
病原学检测主要包括病毒分离、病毒核酸检测。病毒分离为实验室检测的“金标准”。病毒核酸检测可以用于早期诊断。应及时留取多种标本(咽拭子、鼻拭子、鼻咽或气管抽取物、痰或肺组织,以及血液和粪便)进行检测,其中以下呼吸道标本阳性检出率更高。
1.病毒核酸检测(PCR)。以RT-PCR(最好采用real-time RT-PCR)法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MERS-CoV核酸。
2.病毒分离培养。可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MERS-CoV,但一般在细胞中分离培养较为困难。
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(SARS-CoV)
1. SARS-CoV RNA检测:SARS-CoV RNA阳性判断标准为PCR检测结果符合下列三项之一者可判断为阳性。
(1)至少需要两个不同部位的临床标本检测阳性(例如鼻咽分泌物和粪便)。
(2)收集至少间隔2天的同一种临床标本送检检测阳性(例如2份或多份鼻咽分泌物)。
(3)在每一个特定检测中对原临床标本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,或从原标本新提取RNA开始重复PCR检测阳性。
PCR检测结果的确认:①使用原始标本重复PCR试验;②在第二个实验室检测同一份标本。
2.SARS-CoV特异性抗原N蛋白检测
定性检测血清或血浆标本中SARS-CoV核衣壳(N)抗原,用于SARS-CoV感染的早期辅助诊断。
3.SARS-CoV特异性抗体检测:特异性抗体检测诊断SARS标准为符合以下两者之一即可诊断为SARS。
(1)平行检测急性期血清抗体和恢复期血清抗体发现抗体阳转。
(2)平行检测急性期血清抗体和恢复期血清抗体发现抗体滴度升高≥4倍。
冠状病毒的预防措施
世卫组织表示,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者会出现急性、严重呼吸道疾病,伴有发热、咳嗽、气短及呼吸困难,部分病例出现肾功能衰竭和死亡。但英格兰公共卫生局也指出,由于病例总数并不太多,尚不清楚这些症状是否典型。
为及时发现病患,世卫组织建议,对近期从疫区归来并出现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者进行病毒检测,在可能的情况下获取病人下呼吸道样本用于诊断,即使患者表现出腹泻等不够典型的症状,也应考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性。
目前尚无预防这种病毒的疫苗,也没有特效疗法。部分医疗机构正对其患者进行对症治疗,并借助体外循环技术,对呼吸功能不全的重症患者给予辅助性呼吸循环治疗。世卫组织希望,所有成员应注重迅速评估,并向世卫组织通报所有新发病例及其病情发展和接触传播信息。
在具体防控手段方面,英国卫生专家说,一旦确认感染应采取隔离看护,医护人员应配有适当的防止传染设备。冠状病毒通常较为脆弱,离开人体后存活时间仅有24小时左右,大多数消毒剂和清洁剂等都可杀灭这种病毒。